3月27日从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传来消息,该局近日召开了进口酒快检模式政策宣传会,这是该局为了提升通检便利化,扶持进口企业享有更便捷高效的通检政策,结合口岸实际推出的新举措。包括建发、喜力、百世利等进口酒量排名前列、且配有食品标签专业人员的进口商将通过快检模式,进一步享有三大通关便利。
足不出户进行酒标线上咨询。利用海沧局构架在外网的“食品标签咨询服务平台”,进口商可以在酒类产品尚未到港时,通过免费咨询,制作好合格的中文标签,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标签难题,大幅度缩减进口酒通检时间。该平台试运行4个月来,企业反响积极热烈,共有890份标签通过平台完成咨询反馈,让企业得以在一个工作日内办好标签备案。
“快查快放”。在企业诚信申报的基础上,海沧局对有进口史且质量稳定的进口酒,结合材料审核实现“快速核放”;对集中查验的进口酒,通过移动检验检疫终端,实现查验、取证、拍照、记录四合一,在查验现场完成“即验即放”。该举措可减少口岸检验检疫执法作业环节,减少滞港时间,为进口商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海沧局将强化抽查式监管和违规处罚力度,进一步督促和验证进口商的履行主体责任能力。
证书领取“零时差”。对诚信申报并能积极落实主体责任的进口企业,海沧局提前完成证书出具,实现领证“零时差”。对需要整改标签的进口酒商,可在完成整改后立即进行产品销售,为进口商最大程度节省通检时间。
在进口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效率已成为考验口岸优势的最大试金石,通过持续不断的检验模式探索和改革,海沧局不断强化履职能力,扶持进口商更具市场竞争力,通过近年来连续推出的进口酒商专场培训、标签能力测试、标签备案日通报等措施,一步步提升进口酒的通检速度。目前,海沧口岸的进口酒商聚集效应已凸显,进口酒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仅2014年海沧口岸进口酒已达6600万升,同比增长2.3倍,连续8年同比增长超过40%,成为东南片区最大的进口酒口岸,落户海沧的东南红酒交易中心年交易额达2亿元人民币,成为福建最大进口酒集散地。
中国国门时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