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月中下旬来,A股港股疯熊一去不回头,寻常百姓每天都要跌掉半年工资,何况是斥巨资炒股的明星们。
他们中有的人,身价在一夜之间蒸发数亿……,比如赵薇亏了40亿元,范冰冰亏了1.2亿元。
但是那些压箱底儿的老酒在商场却热度不减,2011年4月10日,在贵州省拍卖公司举办的"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上,一瓶"精装汉帝茅台酒"以996.8万元成交(含佣金),刷新了茅台酒拍卖成交价格的历史纪录。
该酒于1992年生产,当时只有10瓶,每瓶的包装物就花了百万左右。
不久前,在上海嘉禾拍卖推出的陈年老酒专场拍卖会上,一坛700多斤1963年的泸州老窖年份老酒拍出了1100万元的天价,刷新了白酒拍卖场单一标的物成交额的前史新高。
当前国内的老酒保藏仍处于成长期,但伴随着“酒越陈越香,越老越值钱”这样观念的影响,老酒成了近几年保藏商场中的香饽饽,招引了不断增加的人投入其中。
一、老酒(年份酒)能用仪器鉴定么?
老酒(年份酒)的鉴别现在主要是提的“挥发系数判定法”,“碳十四同位素检测法”、“荧光光谱法”三种年份酒检测方法。
挥发系数是指当溶液的蒸气与溶液达到热力学平衡时,蒸气中某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与溶液中该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之比。
该方法利用热力学平衡原理和多台精密检测仪器联用技术,检测年份酒中微量香味成分的挥发系数值,然后根据挥发系数值与贮存时间的标准曲线图谱,即可准确地鉴别酒的贮存年份。
这一方法主要是由剑南春集团提出并推广应用的,在其他香型白酒的年份酒鉴定中仍在继续探索。
二、大家最关心的茅台老酒收藏
鉴定老酒需要的是足够的经验,要对各种酒的商标史、包装史了如指掌。
以茅台酒为例,要知道从1950年起,几十年来共使用了多少种商标,哪些用于出口哪些用于内销,用的是什么材质的纸张、什么油墨印刷的。
要知道这些商标分别使用于哪些具体年份;再细一些,不同的年份,茅台酒的商标的图案、尺寸都是不同的,哪怕是微小的不同也需要熟练掌握。
在包装上,共使用过多少种瓶子,瓶子的大小尺寸和材质也有不同;还有酒标和背贴,不同年份上的文字、尺寸也有不同。更重要的是瓶口,如果是旧瓶装新酒,瓶盖就是鉴定真伪的核心。
在所有的名酒中,茅台酒厂对它的瓶盖似乎最下工夫。例如1950年代的茅台酒,封口比较特殊,使用的是软木塞,外包猪膀胱(猪尿泡)封口。
1960年代后,部分采用的是塑料塞外拧塑料盖或金属盖,外面再用塑封的办法,期间的一些年份还使用了飘带。
这些塑料盖以及塑封皮子在不同的年代颜色也有不同,大小高矮也有不同,封口的鉴别是系统的鉴别过程要看封膜是否破败不堪、爆裂无形、看密封完好无损还是有松动现象、有无人为做旧的痕迹。
如果封口属真但是有封口底部有破损,那么酒中很有可能乙醇和香精等成分会有挥发,此状态的老酒,其状态会大打折扣。
但如果酒瓶的材质优良,封口底部完好无损,贮存酒的自然条件(如避光、室温、通风等)达标时,就能保证酒的品质口感无异味,适宜人的饮用。
这里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还有外包装,有的时期有盒,有的时期无盒,有的时期仅仅用一层棉纸包装。
比如八十年代中期茅台酒有“暗记”,其中一处在瓶盖封膜顶部,由“茅台”二字的变形字体组成。是在封膜材料制作时印上去的,安装到瓶盖上以后,由于封膜干燥收缩,形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标志。
字体的形状,忽隐忽现的笔划使制假者非常难以模仿。又如茅台酒的日期显示,除九十年代有三年是用红色字体显示外,其余时间全部是用深蓝(黑)色墨水打印日期。
制假者不了解这一特征,在不该用红色墨水的时间用红色墨水打印日期,结果成了明显的“一眼假”。
三、老酒鉴别的简易方法
1、看包浆。所谓包浆,指岁月在酒瓶上留下来的痕迹。如同一个老人,岁月会在其脸上留下皱褶和色斑。酒也一样,年代越长,包浆越深重。包浆是在长期的存放中自然形成的。
是灰尘、水份、雾霾、紫外线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包浆的特征是:陈旧、黄黑、熟滑、幽光。有层次感,有积淀感。与新品的鲜亮、浮躁、干涩、贼光正好相反。
假包浆一般是用茶水、酱油醋、铁锈等为原料,经人工侵蚀打磨而成。鉴别时,一是看,看其颜色是否自然。太黑、太旧、太破烂的形状往往是人工做旧。二是闻,闻包浆表面有无异味。
三是擦,用手指或抹布擦拭包浆表面,看看能否轻易擦掉。凡颜色不自然,有异味,轻易能擦掉的包浆往往是人工制作的。
2、看酒花。酒花是指摇晃酒瓶时产生的酒液气泡。方法是:一只手拿紧酒瓶,上下快速晃动三四下,观察酒液表面骤起的小气泡。
一般情况下,越老越好的酒酒花越多越细密,停留的时间也越长(30秒左右)。但60度以上的白酒酒花稍大一点(如绿豆),停留的时间也稍短一点(十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