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河南人
·首个“凤香型酒城”项目启动,传
·谱写时代华章,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劲牌:16载“阳光”护佑求学梦(
·青花汾酒30·复兴版 重新定义高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
·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系列活
·红色遵义·神秘酱香——2020中国
·劲牌毛铺年份匠荞在汉发布
最热文章
·于谦出白酒 众筹99元/瓶起-375ml
·茅台商城官方放货实行可预约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今世缘推出新品“国缘V9”,价格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要出白酒
·中金再挺茅台五粮液:10年营收利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旗帜广告位
宁夏葡萄酒追逐世界梦
2018-07-19 04:0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面对贫瘠的戈壁滩,宁夏打造出葡萄酒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扶贫不仅让农民开始脱贫致富,而且还创造出葡萄酒产业的世界影响。宁夏的思路有何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报道,希望能对我省实施精准扶贫有所启迪。

昨日,麦德龙超市武汉硚口店内,一位市民拿起一瓶张裕黑比诺红酒仔细端详。让他新奇的是,这瓶酒的产地不是人们熟知的山东烟台、河北昌黎,而是世界葡萄酒的新兴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

宁夏西北部的贺兰山,气势雄浑,南北纵贯数百公里,如一道屏障挡住腾格里茫茫漠海,与黄河一起托起塞上明珠——银川平原。

金秋时节,银川平原天高云淡,瓜果飘香。汽车沿国道飞驰,眼前景色让人震撼:贺兰山东麓,以银川平原为中心,北起石嘴山市,南至吴忠市,纵横约200公里建起世界罕见的葡萄文化长廊。车行其中,天空白云朵朵,葡萄绿色连绵。各种欧式、现代的酒庄点缀其间,仿若世外桃源。

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面积达59万亩,已跃居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产区。

葡萄酒产业,是被贫困逼出来的

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里竟是另一番模样:干旱少雨、沙砾遍地。一句顺口溜描绘当时场景:天上没飞鸟,地下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

当地农民尝试种植玉米、油葵、土豆,但由于土地贫瘠,一亩地年收入只有三四百元。比银川平原穷的,在宁夏还大有所在。南部的六盘山区,种地靠天收,有的山区缺水,农民个把月难洗一次澡是常事。“十二五”初期,宁夏600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100万,农民收入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脱贫,成了宁夏自治区的头等大事。

精心谋划,“十二五”开局之年宁夏作出了一件破天荒的决定:从中南部山区向贺兰山东麓的银川平原等地移民35万人,这是宁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搬迁工程!

搬个地方就能脱贫吗?宁夏自治区的领导提出:三农工作的核心在于农民收入。精准扶贫要靠产业,形成“造血功能”。

没有交通优势,没有产业基础,能发展啥?眼光还是投向贺兰山东麓那片荒滩地,换个思路豁然开朗。

贺兰山东麓地区位于北纬37°-39°之间,与法国波尔多同处葡萄种植黄金纬度。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黄河灌溉其间。土质以淡灰钙土为主,特别适合葡萄生长。

一亩葡萄能卖1万元,酿成酒就变成了10万元,产业链就能变成脱贫致富链。

2011年,大移民启动的当年,全国第一个省级葡萄产业规划——《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到2020年规划葡萄种植面积100万亩,形成农民脱贫致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

全国第一部葡萄酒产区保护法规,全国唯一一个省级葡萄酒管理机构等在此诞生……宁夏,拧开了葡萄酒产业喷涌的阀门。

一波三折,50余万株苗木付之一炬

选准产业只是第一步,宁夏自治区领导在思考:要实现产业发展,必须招商引资培育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向世界唱响宁夏品牌。

从法国引进几十万株葡萄苗木提供给各酒庄,定期举行推介会,邀请外国酿酒师指导,宁夏大学成立葡萄酒学院……目的只有一个:打造葡萄酒产业投资最优的地区。

几年时间,世界三大葡萄酒集团之一的法国保乐力加来了,全球优质干邑酿造者轩尼诗来了,国内的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一大批葡萄酒龙头企业在此建起酿酒基地。去年底,宁夏已投产酒庄达72家,在建58家。

当地农民发现,过惯了靠天收的日子,突然多了增收的门道:自己种葡萄,有酒厂收购;外出打工,家门口就是酒庄。

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一个惨痛例子让宁夏记忆犹新。去年,一家企业50余万株葡萄苗木中有少数染上难治的病虫害。烧了可惜,但不烧,一旦传染,毁掉的是整个产业和农民脱贫的希望。最终,政府说服企业忍痛将其付之一炬。

历史可资殷鉴。1860年至1900年,法国有250万公顷葡萄因病虫害传染而毁灭,损失达760多亿欧元。

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负责人说,产业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必须严格要求,高标准起步。

产业扶贫,打造“造血干细胞”

9月下旬葡萄成熟,酒庄开始了一年最忙碌的季节。采摘、除梗破碎、发酵、木桶陈酿、过滤、灌装……

银川市永宁县原隆村村民景香花也忙着四处采摘葡萄。在六盘山区住了半辈子的景香花不识字,以前很难找工作。令她意外的是,移民至永宁县后,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给一家葡萄园打工。

和她一起移民的乡亲们介绍,原来的山区生活,有时连喝的水都不够。种田只能种土豆,因为地少缺水,一年收入二三千元,很多娃娃早早地外出打工。

而现在,像景香花这样的移民,多选择在葡萄园打工,一年收入差不多有七八千元。当地政府还组织村民培训,掌握技能后,到酒庄当工人,年收入至少二三万元。

在宁夏,支撑农民收入的13个特色产业中,葡萄产业跃居第一,去年综合产值达65亿元,比2011年增长306%。

2011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5410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7%;而去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841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5%。3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香醉丝路,世界聆听中国故事

醇香的葡萄酒改变着宁夏农民的生活,也书写着中国葡萄酒的传奇。

2011年,宁夏“加贝兰2009”红酒参加世界著名葡萄酒大赛——英国《品醇客》杂志大赛,从挑剔的评委舌尖上捧走了波尔多风格红葡萄酒最高奖。

大赛评委主席斯蒂文兴奋不已:“这是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优质葡萄酒生产国行列的标志。”

2013年,《世界葡萄酒地图》将宁夏贺兰山东麓纳入世界产区名录。近日结束的全球五大葡萄酒比赛之一的柏林葡萄酒大赛上,宁夏葡萄酒捧走9金,轰动业界。

宁夏张裕、留世、西夏王等酒庄的葡萄酒成功登陆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外交部将国内第一个“外交使节酒生产基地”授予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短短几年,从摆脱贫困的产业抉择,到新丝绸之路的中国名片,宁夏让葡萄酒世界哗然。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中粮酒业转型:加码进口葡萄酒啤酒业务
下一篇:全球各地市场冷热不均 朗姆酒在中国狂飙式增长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师班巡展来了,葡萄酒大师朱利安主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
产区溯源,“双循环”落地白酒产业关键
产区溯源,“双循环
“双循环”为东北酒带来发展契机
“双循环”为东北酒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共商川酒发展大计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