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食品饮料各具体子行业来看,可选消费先行回暖,必需消费疲态延续。前三季度,葡萄酒、调味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3.4%和12.7%;啤酒、乳制品、肉制品同比负增长,增速分别为-12.6%、-10.5%、-2.0%。单从三季度来看,白酒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59%;啤酒行业外资势头凶猛,竞争仍然激烈,寻底仍在继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99%;葡萄酒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87%。必需消费品(如乳制品、肉制品、软饮料、啤酒)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景气度继续回落;可选消费品(如白酒)调整时间早(2012年底)、幅度大(价格腰斩),需求端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供给端劣势企业退出,市场份额向优质企业集中。
包括酒类在内多数子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呈现强者恒强、弱者转型态势。过去3年,多数食品饮料子行业相继出现调整,原因包括需求大幅萎缩(白酒、葡萄酒)、原料价格上涨(乳制品、肉质品)、行业竞争激烈(啤酒)等。对比历史数据可发现,经历调整后各子行业内部分化加剧,优质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经营稳定性、持续性向好,而劣势企业往往通过转型或者并购谋求突破。
受益风险偏好降低,现阶段相对看好龙头公司。年初至今食品饮料指数累计涨幅18.3%,同期上证综指累计涨幅为8.9%,沪深300累计涨幅为4.9%。三季度食品饮料指数累计涨幅-4.7%,同期上证综指累计涨幅为-4.8%,沪深300累计涨幅为-4.9%。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优于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体现出防御性特征。有分析认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是推动食品饮料板块获得收益的主要逻辑。
目前看虽然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上升,但是近期市场风格切换速度快,食品饮料行业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性以及较高的安全边际,在市场动荡时期,从相对收益角度看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2015年食品饮料板块机构持仓占比仍保持在近年来较低水平,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占比为3.84%(其中白酒板块占比为1.64%,食品板块占比为2.03%),一年前5.89%,两年前11.61%,近年高点接近19%。剔除指数基金和qfii,主动型投资产品占比几乎为零。从市盈率、成长性、现金流、股息率四个维度筛选,现阶段在酒类上市公司中市场相对更看好龙头公司。
中国商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