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河南人
·首个“凤香型酒城”项目启动,传
·谱写时代华章,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劲牌:16载“阳光”护佑求学梦(
·青花汾酒30·复兴版 重新定义高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
·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系列活
·红色遵义·神秘酱香——2020中国
·劲牌毛铺年份匠荞在汉发布
最热文章
·于谦出白酒 众筹99元/瓶起-375ml
·茅台商城官方放货实行可预约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今世缘推出新品“国缘V9”,价格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要出白酒
·中金再挺茅台五粮液:10年营收利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旗帜广告位
新疆焉耆:葡萄来了10万亩戈壁变绿洲
2018-07-16 01:4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我们这个区原来这10万亩是茫茫戈壁、寸草不生,大家把一片荒滩戈壁变成了一片葡园绿洲,又在这片绿洲上打造出了世界级的美酒,这应该是我们焉耆人奋斗的精神。”尽管主政焉耆还不足一年,但在接受凤凰网酒业专访时,谈起焉耆的“葡萄酒”,焉耆县县委书记徐卫东如数家珍。从1998年开始,焉耆县就举全县之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捡起的戈壁滩的石头可以堆成几座山,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葡萄,它是我们的创业过程”,徐卫东把政府近些年所做的努力当做和企业一起“创业”。

焉耆县县委书记徐卫东出席中菲酒庄微电影发布活动。张凯翔/摄

走在国内前列焉耆葡萄酒产业规模初现

5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种植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取得QS认证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近70家……近二十年来,新疆葡萄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葡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产量最大的省份;形成了石河子—玛纳斯、伊犁、和硕—焉耆、吐鲁番—哈密四个产区,培育了中菲、乡都、楼兰、新天、伊珠等在疆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葡萄酒品牌。

这其中,焉耆盆地脱颖而出,在疆内多次斩获国际大奖。仅焉耆一县,就获得世界级、国家级各类奖项85项;2014、2015年两年内,获得各类专业奖项40个以上。

这里曾是一片荒石戈壁。黄小米/摄

“焉耆盆地将成为未来全世界最优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很多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专家的现场论证,为这一产区增添了更多信心。从地理位置上看,焉耆盆地北倚天山,属于中温带的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蒸发量大,无霜期177天。平均气温8.7度,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98.7毫米;年平均日照数3079.3小时;土壤属于8.0偏碱性土壤;年平均蒸发量1860.4毫米,这种气候有利于酿酒葡萄糖分和养分的积累,无病虫害发生,不使用农药;而南邻博斯腾湖,湖面蒸发,波光返照,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对葡萄生长也极为有利,可以生产出高端优质的葡萄酒。

霍拉山脚下的葡萄园。张凯翔/摄

数据显示,2015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州定植酿酒葡萄面积达22.28万亩,挂果面积近10万亩,约占全疆的45%和25%,葡萄产量近4万吨;同时,相继引进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霞多丽、雷司令等30多个优良栽培品种,实现了良种化栽培。

作为巴州主要的葡萄酒产区,焉耆县目前共有葡萄酒生产企业37家,年产能力近10万吨,以“乡都”“中菲”“芳香庄园”“和硕特”“瑞峰”“元森”“伯年”等为代表的一批葡萄酒品牌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新疆著名商标,并多次在国内外葡萄酒评酒大赛中获奖。焉耆盆地葡萄酒产业规模初见。

“焉耆确实已经在酿酒葡萄种植规范、栽培方式、管理、酒品等方面,站在了国内产区前列”,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多次来到焉耆,他直言焉耆对国内葡萄酒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示范性。”

政企分工明确让企业在焉耆“干成事情”

一切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我决定作为葡萄酒产业顾问的时候,我经过了自己的判断,焉耆县政府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有着“当代中国学院派葡萄酒教父”之称的李德美教授,受聘为焉耆县葡萄产业顾问,他不仅对这里的气候颇多青睐,更对当地政府为发展葡萄酒产业所做的努力赞赏有加。

北京农学院教授、焉耆县葡萄酒产业顾问李德美为大家讲解葡萄酒品鉴。张凯翔/摄

“在规划葡萄酒产业政策上,焉耆县政府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引导产业发展的”,李德美教授对凤凰酒业君表示,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修路、水电、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企业家则是把资金拿进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项目上。“在政策规划下,焉耆县是新疆最为活跃的葡萄酒产区,产业发展的也比较良性”,李德美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焉耆县就举全县之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据徐卫东介绍,目前县里有专门的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指导扶持当地的葡萄种植产业发展,“政府就做好政府该做的事,为全县营造一个‘亲商、安商、爱商、敬商’的氛围”。

据了解,当地政府从葡萄基地“一平二备三通”(平整土地、完备防风林带和防洪工程、通路通电通水)基础设施建设到葡萄苗木、滴灌补贴、农机补贴以及葡萄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支持以及技术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障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单从资金看,近几年,焉耆县政府在支持葡萄酒产业方面累积投入1.5个亿,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补贴和人才引进。“我们把基础设施先建好,道路、防护林、电力、水利等齐备,企业就可以直接搭建、发展”,徐卫东表示,在基础设施方面,焉耆县的葡萄酒企业不需要花一分钱,“企业只需要选好苗子,找人种植,这就是它做的,剩下的事情我们政府来干。”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葡萄酒行业更是如此。如何能让技术人员留在茫茫戈壁种葡萄、酿葡萄酒?徐卫东提出了4点:“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路,用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你把人引对了,别的都不是事儿。”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对话孙健:张裕38次登国宴 对葡萄酒充满信心
下一篇:G20,葡萄酒超级单品“占位”国酒背后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师班巡展来了,葡萄酒大师朱利安主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
产区溯源,“双循环”落地白酒产业关键
产区溯源,“双循环
“双循环”为东北酒带来发展契机
“双循环”为东北酒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共商川酒发展大计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