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晚间,重庆啤酒对外接连发布多份公告,涉及资产整合及人事变动等多项内容。
公告显示,公司将向磐石市绿野食品有限公司转让旗下重庆啤酒安徽九华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华山公司”)及重庆啤酒安徽亳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亳州公司”)100%股权。
此外,另一份公告则显示,原任董事长黎启基因工作变动原因辞任重庆啤酒董事长、董事以及相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柯俊财将继任重庆啤酒董事长一职。
由母公司CEO亲自挂帅,重庆啤酒进一步对旗下资产进行整合。在国内啤酒市场竞合走向纵深的背景下,‘’西部啤酒王”嘉士伯和重庆啤酒未来将如何谋变新的市场格局?
加速资产整合,重啤轻装上阵
资料显示,本次被转让的九华山公司此前经营状况不佳,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亏损额分别达到6547万元、1699万元,并于2016年5月和2016年10月关停了其所有生产业务。
在公告中记者了解到,在转让上述两家子公司100%股权的同时,重庆啤酒还分别转让了其对于两家子公司1.59亿元、3711亿元的债权,受让对价分别为2200万元及3000万元。
此外,对于转让子公司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影响,重庆啤酒方面表示,本次转让的财务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公司现金及当期净利润的影响上,对上述两家子公司股权及债权的转让,合计对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影响约1360万元,同时共为公司带来先进流入约5200万元、节省关停企业每年需继续开支的1180万元滞留费用。具体而言:
转让九华山公司收到现金2200万元,影响当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00万元;转让后预计可为公司节省每年660万元留臵费用;公司转让九华山公司100%股权和享有的15868.51万元债权,其中股权转让对价10元、债权转让对价2200万元。
转让亳州公司收到现金3000万元,影响当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60万元;转让后预计可为公司节省每年520万元留臵费用;公司转让亳州公司100%股权和享有的3710.99万元债权,其中股权转让对价10元、债权转让对价3000万元。
实际上,在本次对九华山公司及亳州公司进行转让之前,重庆啤酒已先后多次对旗下资产进行清理,重点对公司亏损资产进行裁减,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2014年以来,重庆啤酒先后在重庆、广西、安徽、贵州、浙江等地关停了多家工厂。
啤酒专家方刚此前表示,一些产能低下的工厂管理成本和难度都很大,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要求使得重庆啤酒必须考虑关厂的问题。连续的战略减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良资产和冗余企业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有利于其持续优化生产网络,促进运营效率的提高。安信证券也在其研报中指出,此次重庆啤酒转让量价亏损子公司,有利于公司短期内集中提升核心市场盈利能力,战略性减少出血点,提高未来现金流。
新帅上任
除了推动资产整合,高管调整也成为本次公告内容的又一亮点。据资料显示,新任重庆啤酒董事长的柯俊财毕业自香港大学理学系,并于1991 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亨氏中国(Heinz China)总裁,以及亨氏龙凤公司(Heinz LongFong)董事总经理。2014年8月,柯俊财就任嘉士伯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职务,并担任重庆啤酒董事。
据了解,柯俊财在快消品行业履历丰富。在亨氏中国公司任职期间,亨氏中国公司成功进军中国婴儿营养及西式酱料食品服务两块市场,此后柯俊财被指派整合被亨氏所并购的龙凤冷冻食品公司,并于2008年成功将龙凤业务与亨氏业务并合。
有机构指出,尽管重庆啤酒董事长发生变化,但重庆啤酒董事会人员仍以嘉士伯系高管为主,公司的经营战略在未来也预计不会出现太大变化,未来1-2年,公司将仍继续注重盈利水平的提升。
另有观点指出,柯俊财此次以嘉士伯首席执行官身份就任重庆啤酒董事长,嘉士伯方面对于重庆啤酒的重视程度或将继续增加,未来甚至不排除其在嘉士伯中国区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扩张的可能。
扭亏预期下重啤多重举措再出发
在本次公告出台前,1月24日,重庆啤酒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公告中重庆啤酒方面表示,受益于产品高端化策略、生产网络优化、运营成本优化及资产处置良好等因素的影响,公司2016年度经营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亿元左右。
在2015年完全剥离其传统疫苗业务并回归啤酒主业后,重庆啤酒曾不断增强其在重庆、安徽、甘肃等地区的市场份额。有研报指出,重庆啤酒在重庆地区的市占率超过80%,在攀枝花、西昌等市场也有绝对的控制权。
而在2013年嘉士伯入主重庆啤酒之后,重庆啤酒在产品结构方面也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近年来,重庆啤酒近年来用吨酒价更高的“重庆啤酒”品牌在渠道中不断替换老“山城牌”啤酒。2015年重庆啤酒销量同比增长363%,而老“山城牌”的总销量占比仍超过25%。同时,重庆啤酒在中高端产品线上主打乐堡等嘉士伯授权的高端产品,其2015年销量同比增长65%。
与此同时,重庆啤酒在内部管理方面也开始进行调整,除了对于不良资产的整合与裁减外,公司也针对生产、采购、销售、营销以及财务等领域加强整合,通过过建立和实施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另一值得关注的方面,或许是嘉士伯啤酒未来对于重庆啤酒的资产注入。作为嘉士伯在华重要的资产组成,重庆啤酒2015年销量便接近嘉士伯当年全球销量的10%和亚太地区销量的30%。嘉士伯在华资产版图中,重庆啤酒是其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有机构指出,良好的业绩增长预期有望带动嘉士伯对其未来新一轮的资产追加。
可以看到,在中国啤酒市场竞争及整合的大背景下,众多龙头企业都加快了聚合资本、拓展市场份额的步伐。华润啤酒、百威英博、青岛啤酒等市场竞争者的增长势头和市场动作正不断加快。
2016年九月,嘉士伯发布半年报,公司在中国市场期内销售额下滑幅度达8%,面临一定竞争压力。因此,在保证既有市场和“西部啤酒王”的战略地位的过程中,重庆啤酒或将扮演更为重要的战略角色。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