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河南人
·首个“凤香型酒城”项目启动,传
·谱写时代华章,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劲牌:16载“阳光”护佑求学梦(
·青花汾酒30·复兴版 重新定义高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
·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系列活
·红色遵义·神秘酱香——2020中国
·劲牌毛铺年份匠荞在汉发布
最热文章
·于谦出白酒 众筹99元/瓶起-375ml
·茅台商城官方放货实行可预约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今世缘推出新品“国缘V9”,价格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要出白酒
·中金再挺茅台五粮液:10年营收利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旗帜广告位
中国啤酒“自嗨式”回暖 高端化自救?
2018-07-11 11:5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几家啤酒上市公司披露2017半年报,让整个行业激动了一把。

今年上半年中国啤酒产量2269万吨,同比增长0.8%,止住了连续3年的下滑趋势,青岛燕京等啤酒龙头终于踩下倒退的刹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是,说行业回暖是不是有点早了?前几年“跌跌不休”,今年夏天天气炎热,啤酒的销量自然会有所增长,这不是应该理解成特殊天气背景下的触底反弹吗?

要知道,就总量来讲,今年上半年的啤酒产量较2013年上半年的高点下降了10%左右,而龙头企业更不应该放松警惕。

事实上,中国啤酒行业可能再也回不到三四年前那样的高点了,毕竟,消费形势变了,中国啤酒走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接下来怎么走,还是斑马消费伟哥一直在强调的,高端化+去产能,而且这两者还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去年啤酒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9%

燕京啤酒(000729.SZ)2017年上半年关闭工厂的消息,引得行业一片哗然。

其实,斑马消费觉得这是好事,啤酒行业产能过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甩包袱”。

燕京啤酒通过关闭工厂降低了成本,业绩马上就得到改善。

2017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取得营业收入63.38亿元,净利润为4.92亿元,净利率为7.76%,而上年同期为7.18%。

燕京啤酒没有公布历年的产能利用情况,但是部分啤酒企业在某些年份公布了产能状况。

青岛啤酒(600600.SH)2016年报披露,当年公司的设计产能为1566万吨,实际产能为1139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2.73%。

燕京啤酒控股的惠泉啤酒(600573.SH)公布2016年的产能利用率为75%。

行业龙头的产能利用率就足够令人触目惊心。而且,啤酒市场已经被雪花、青岛、百威、嘉士伯、燕京五大巨头占领,其他小型地方性啤酒企业的产能状况,只会更差。

华泰证券一份研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啤酒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仅达到59%。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79%即为产能过剩,低于75%为严重产能过剩。啤酒行业去产能的迫切性可见一斑。

一般提到产能过剩,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煤炭、钢铁、水泥等重工业,但啤酒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远低于这些行业,只是因为啤酒行业小,龙头企业们扛得住,才没有到达危机边缘。

所以说,燕京啤酒顶住“压力”去产能,关闭那些开工率本就不高的工厂和生产线,这种“勇气”值得肯定。

只是,斑马消费觉得,整个行业去产能的决心还不够,关的啤酒厂和生产线还不够。

啤酒产能过剩是行业通病,但此前,只有外资巨头百威、嘉士伯和嘉士伯控制的重庆啤酒成规模地关厂,可见问题之根本所在。

斑马消费  中酒互联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法国葡萄酒与烈酒出口额上升12%达60亿欧元
下一篇:穿越历史,见证岁月,中轩酒业齐文化名酒开窖/封藏仪式隆重举行!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师班巡展来了,葡萄酒大师朱利安主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
产区溯源,“双循环”落地白酒产业关键
产区溯源,“双循环
“双循环”为东北酒带来发展契机
“双循环”为东北酒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共商川酒发展大计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