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贵州茅台公告,最近市场上的一些讨论和观点,尤其是关于公司过高的目标股价及估值均不代表公司的态度。
贵州茅台表示,希望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理性看待,审慎决策。
根据公告,贵州茅台将继续做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也郑重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跟风。
(图片来自贵州茅台公告)
今日早盘,贵州茅台股价突破700元整数关口,再创历史新高,午后涨幅扩大,市值站上9000亿大关。
华尔街见闻稍早提及,A股盘后,新华网发文称,应理性看待茅台的股价。
“急剧飚升的股价,并非对茅台价值的最好判断,理性的投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表现为不计代价的盲目抢筹,”新华网文章如此呼吁。
贵州茅台股价今年以来涨势如虹,屡创新高。对此,《证券日报》发文称,这不仅证明了这家企业的优秀,更是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贵州茅台近日发布了靓丽的三季报,净利同比增长13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这引发了新一轮做多情绪,股价随即突破600元整数关口。机构则纷纷上调目标价,中金更是将目标价上调22.11%,达到845元的高位。就在周五,贵州茅台股价一举突破650元,总市值超过8000亿元,双双打破该股历史记录。
证券日报文章称,不仅贵州茅台三季报数据亮丽,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整体上也好于预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9日,沪深两市有248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2324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约占比94%。
对此,文章认为:
在经济增速平稳的背景下,企业层面上,前三季度盈利的稳定向上主要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三去一降一补”为代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企业竞争力增强。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中国经济已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的区间,发展的韧性明显增强。还有不可忽视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个季度“跑赢”GDP增速。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
“这也为贵州茅台业绩超预期写下了注脚。”证券日报这样写道。
证券日报总结称:
贵州茅台实现业绩超预期和股价突破,可以说是市场赋予的,是广大消费者赋予的。贵州茅台市值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出中国制造正由量变转为质变,也反映出民众和投资者对创新、创造的巨大期望。
因此,是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为贵州茅台的发展、为其股价的上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最重要推力,同时,也是像贵州茅台这样的众多优质企业,在给国民经济提供发展源动力时,充分享受到了国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文章还提到了“茅台亿元赌局”:时隔5个月,但斌赢得了亿元赌约。
今年5月,当贵州茅台股价还在400元/股上下徘徊时,长期坚定看多的投资人但斌在微博上表示,2018年年底,贵州茅台将突破600元大关,并豪赌一个亿。
“这样看,A股市场应该出现更多的贵州茅台,这才是亿元赌局获胜的意义。”证券日报在文末如此表示。
此外,新华网发文称,急剧飚升的股价,并非对茅台价值的最好判断,理性的投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表现为不计代价的盲目抢筹
自去年中期以来,贵州茅台多年持续的慢牛格局突然被打破,贵州茅台k线倏然变陡: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茅台将涨到多少?“Time time again,I ask myself”,歌唱家刘欢荡气回肠的歌曲《千万次的问》,恰可形容投资者这份焦灼。
关于贵州茅台迭创新高的股价,市场多空论战火药味渐浓。在看空者眼里,8000多亿的总市值,位列中国A股市值排行榜第八位,719元的股价,仿佛茅台现在卖得不是酒,而是“水黄金”。
坚定的看多者则认为,质疑不过杞人忧天,茅台作为中国第一烈性酒,在目前中国消费不断升级的今天,不仅是中产消费品,还是优质收藏品,理应有此待遇。
姑且不说茅台股价涨到什么价位才合理。相比而言,2001年7月31日上市至今,贵州茅台的股票走势向投资者诠释了何谓慢牛,这一点更值得琢磨、品味。独特的生产工艺、严苛的质量管控、成功的品牌运营、开阔的全球拓展,推动着茅台行稳致远。
贵州茅台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与其股价“K线”有齐飞之美。2001年,贵州茅台营收16.18亿,净利润3.28亿。2016年,公司营收388.62亿,净利润涨至167.18亿。2017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已经全面超越2016年业绩,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59.4%和60.31%。
盘点贵州茅台的慢牛“资本”,就可以发现:茅台利用整个行业的调整期,完成了自身的市场转型,一是政务消费已经急速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茅台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优质消费品;二是从“单品独大”变为“133战略”,茅台成功实现了运营机制的全面升级;三是拓展境外市场,初步形成全球布局。2017年白酒板块全面回暖,茅台自然而然受到较之过往更强烈的上推之力。
支撑茅台慢牛走势的基石,是茅台业绩的稳步上升。“十二五”期间,在经济下行压力最大、行业调整最深、市场变化最快的背景之下,茅台逆势上扬,其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跨越增长,实现白酒产量39.5万吨,较“十一五”增长92%。茅台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贵州茅台集团的白酒年产量将达到12万吨,龙头产品茅台酒的产量达5万吨,整体收入达到千亿元级。
可见茅台的规划是稳健且有充分预计的,同时茅台的信息发布也是透明及时的,并不存在业绩突飞猛涨的理由,也不对股价突飞猛涨形成支撑。
不过,如果从“慢牛”变成“奔牛”,即便厚重如茅台,也会被迅速摊薄优势,进而割裂支持者阵营。
能够坚持16年之久的慢牛,在A股市场上可谓稀世珍宝。揠苗助长的结果,必然导致不可承受之痛。短视的投机行为将对价值投资形成巨大伤害,茅台需要长期陪伴,才能给出最好的回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