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依旧还是坐着板块王者的位子,而且,相比于5年前,似乎更加稳固。
近几年,随着以茅台为首的黔酒板块、以洋河为首的苏酒板块的强劲发展,川酒版块受到了强势挤压,甚至有观点认为,“川老大”的地位已经不保。
事实是这样吗?
一份来自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酒业发展处的文件显示,2017年,四川省规模以上酒类制造企业41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5.5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271.5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规模以上白酒企业348家,累计产能372.4万千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7.2亿元,利润263.5亿元。全省白酒总体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产量、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的31.1%、39.9%和25.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1%、30.9%,较2013年分别提高了10.6个和47.0个百分点,较2016年分别提高了4.7个和17.8个百分点,为五年来最快增速。
川酒依旧还是坐着板块王者的位子,而且,相比于5年前,似乎更加稳固。
❶
今天的川酒,依旧很强
今天的川酒,实现了5年来最好的效益,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最新的数据统计,2017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114.97万千升,同比增长6.33%;完成销售收入5189.15亿元,同比增长13.48%;实现利润总额897.75亿元,同比增长33.53%。
而在四川省,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348家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生产白酒370万千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6.9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249.9亿元,增长26.4%。
从数据看,川酒的产业总体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主营收入占到全国份额的40%多,产能占到33.2%,利润占到28%左右。
从整体规模看,川酒仍稳坐“老大”的位置,而从具体的企业看,在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舍得、郎酒等名酒的带领下,川酒的个体表现也尤为显眼。数据显示,“二次创业”的五粮液集团在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802.2亿元,同比增长14.1%,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表示,集团成功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生产经营、改革创新取得新成绩、新成效。
而从泸州老窖2018新春年会获得的信息显示,其酒业营收也迈过了“百亿”的大关,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也表示,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已超额完成,铸就了国窖1573"浓香国酒"的荣耀,打响了泸州老窖特曲"浓香正宗"的品牌复兴战役。
舍得酒业2017年度预计实现净利润1.3—1.6亿元,同比增长62.10%—99.50%。水井坊2017年度预计实现净利润约3.35亿元,同比增加约49%。
而在上市公司之外,川酒优等生剑南春、郎酒、丰谷等在2017年亦交出了可圈可点的答卷:剑南春2017财年白酒板块实现了超90亿元的营业收入;郎酒集团2017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10亿元,利润增幅28.0%;丰谷酒业亦在近期表示2017年销售回款同比增长20%以上。
❷
川黔对比,面与点的抗衡
川酒与黔酒,就如同一对欢喜冤家,有竞争也有合作,有对抗也有交流。
论区域内的单兵作战能力,茅台是一枝独秀,“打遍天下无敌手”,但若论区域综合实力,川酒显然还是优于黔酒。
来自贵州省经信委的信息显示,2017年预计贵州省白酒实现利润总额达430亿元,约占全国白酒产业利润总额的35%;全省白酒产业产值达902亿元,增加值完成80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2倍和2.14倍。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贵州白酒产量约占全国的3.8%,销售收入约占全国12%,利润约占全国33%;而川酒对应的数据是31.1%、39.9%和25.6%。
除了利润处于下风外,川酒在产量和营收层面均完胜贵州军团。显然,相比于贵州版块茅台的“一头大象”效应,川酒的“一群狼”模式则更具结构性优势。
对比看,贵州白酒更多的是在“点”的层面进行产业升级,例如贵州是国内大数据重点发展的省份,围绕大数据应用,在“互联网+”方面,以茅台为首的黔酒进行了众多尝试,最突出的就是茅台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
而川酒在“面”的拓展上则更加积极,在创新驱动助推产业升级层面,一是牵头组建四川原酒产业联盟,维护并宣传四川优质原酒产区概念,帮助企业扩展销售渠道,解决融资困难等问题;二是推进川酒酿造机械智能化试点,以泸州老窖股份公司为试点单位,集中力量开展了建设浓香型白酒智能化示范线等项目的研发、关键设备试验等相关工作。
同时,四川正在顺应世界酒业集群发展、基地化发展趋势,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的思路,力促四川白酒主产区成为最具成长性、最具代表性的固态蒸馏白酒高端品牌集聚区。
从四川经济日报发布的信息显示,省内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位居41个工业大类行业第一,比全省规上工业(规模以上工业简称)增速快5.3个百分点,对工业累计贡献率达10.5%,在工业中的比重达到6.5%。
当然,川黔两大酒业版块,在竞争之外,还有合作。
去年,川酒行业代表团赴贵州茅台集团考察,呼吁双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同将“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成世界知名的白酒标志性区域品牌。双方将在共同保护赤水河水质,建立产区白酒标准体系,抱团出击进军国际市场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
❸
川酒新榜样
在产品创新方面,更多的川酒企业也在坚持市场导向,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精细化开发品种,大力推进“新生代酒品发展战略”,例如,五粮液的“冰爆”、泸州老窖的“三人炫”、金六福的“一坛好酒”等实现了销售额的井喷式增长。
那么,除此之外,川酒还有那些“榜样”意义值得其他区域版块借鉴呢?
以1919、五粮e店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崛起。
据悉,1919计划到2021年实现开店数量6000家、交易额1000亿元。2017年,1919收购了80多家直管店,开设了200多家直营店,与阿里巴巴等达成了战略合作。
同时,四川省也在引导企业加强与1919等知名电商合作,坚持线上线下联合互动,大力推动酒类新零售。五粮液集团的“五粮e店”也正式启动,建立从线上订购、跟踪、监管,到线下体验、配送、售后相结合的一体化销售新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