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酒业朋友圈就频传进口葡萄酒涨价通知。春糖将至,在品牌碎片化极严重的进口葡萄酒领域,这波来自全球葡萄酒减产所带来的涨价压力,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进口葡萄酒市场的行业格局。
01
酒商无法逃避的整体涨价大潮
2017年全球范围的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是此翻在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价格大涨的源头。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的产量将比上一年下降8.2%,约246.7亿升,创下50年来最低点。全球最重要的几大主产国法国预计下降19%、意大利预计下降23%、西班牙预计下降15%、德国预计下降10%,而其中对中国出口量最多的波尔多减产超过43%,南法减产超过30%。
在此情况下,国外供应商的涨价不可避免。据多国供应商传出的信号,年后到岸葡萄酒涨价幅度在15%—20%。央视近期播出的《第一时间》对此轮葡萄酒涨价做了深入报道,受访经销商表示,在展会刚敲定的波尔多列级庄,进货时就更新了报价。
对此,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进口酒市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席康介绍,除了自然灾害,欧元现在价格坚挺,各种综合成本涨得太高,供应商不可能不涨价。
在此轮全球自然灾害中,在中国市场进口量位于第二的澳大利亚,2017年整体产量还提升了6%,但澳洲葡萄酒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