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在接受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时提到:围绕“三化”推进供给侧改革,加速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力争2019年跨越千亿台阶。
同时,被选为“一带一路区域联盟理事长”单位的五粮液,还提出了将积极助推中国白酒迈向世界,不断加速与世界酒业的融合,不断扩大全球“朋友圈”。在李曙光治下,处于“二次创业”的五粮液正以全球为目标,加速开拓自己的国际市场。
高端酒牛市再临,五粮液迎来发展良机
根据发改委对36大中城市的调查,2016年底以来高档白酒终端价格明显提升,涨价幅度高于中低档白酒,反映了高端白酒需求旺盛,供小于求的局面。2017年前三季度商超渠道的高端白酒销售增速达到38%,远高于白酒行业8.5%的平均增长。
在2004-2012年的白酒牛市中,行业整体扩容式增长,一二三线白酒企业的收入均快速提升。东北证券认为,本轮白酒牛市是挤压式增长,马太效应开始显现。高端和次高端龙头表现出良好增长势头,但其余白酒上市公司增长较慢甚至出现下滑,非上市的地产酒形势更为严峻。本轮白酒牛市是高端和次高端龙头的盛宴,而非雨露均沾。
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顶级产品,在本来高端酒盛宴中必然五粮液前身为8家酿酒作坊在20世纪50年代初联合组建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在此后的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均上榜。90年代五粮液规模快速扩大并在名酒中率先提价,奠定了“酒业大王”地位。2015年五粮液在米兰世博会获得“百年世博·百年金奖”,时隔百年再获世博金奖。2016年五粮液品牌以958.59亿元连续23年稳居中国白酒制造类第一。
在白酒行业经历三年调整后,高端白酒竞争格局更清晰,茅五泸外其他品牌占比下降,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17年茅台酒销量约3.1万吨,五粮液销量约1.7万吨,其虽然落后于茅台但远高于第三名的国窖1573(国窖1573在2020年计划销量1.5万吨,相当于五粮液2016水平)。五粮液高端白酒第二名的位置稳固。
2017年初,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上任以来,提出了“对标先进、二次创业、再创辉煌”,推进品牌、渠道、营销、机制等全方位改革。与此同时,五粮液的品牌战略也从大力开发品牌到“1+9+8”战略再到“1+5+N”战略,是对系列酒逐步聚焦的过程。而“1+3+5”及对“1+3”的深化则是在本轮高端白酒复苏的背景下,打造高端产品群以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根据规划,五粮液“十三五”规划(即2020年)实现收入600亿,其中五粮液达到400亿,系列酒目标200亿。而到2017年底,2017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2.2亿元,利润总额143亿元,2019年将向千亿目标发起冲击。
瞄准国际市场,加速构建全球营销网络
五粮液再次迎来发展良机,刺激了李曙光二次创业中对海外市场的信心。在2018年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中,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围绕“三化”推进供给侧改革,加速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力争2019年跨越千亿台阶。
李曙光表示:在新形势下,加速中国白酒“走出去”是白酒行业所面临的时代课题。作为浓香型白酒的知名企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中国白酒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正在着力研究解决“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2017年,五粮液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名酒企业联盟,并积极成立亚太、欧洲、美洲三大营销中心。
二是积极探索中国白酒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并积极联合行业协会和其它白酒企业,通过加强媒体呼吁、加强政府间的沟通等多种方式,强化与海外市场政策标准的沟通,着力解决白酒国际化面临的政策、法律、技术标准等问题。
其次是积极探索布局国际市场的新路径、新模式。
第一,加大对海外消费文化、消费包装、消费习惯的研究,并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开发更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名优白酒,制定合理、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主动适应和融入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第二,加速构建海外营销网络,在巩固先前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新增开设专卖店、旗舰店,成立国际营销中心。
第三,加大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强强联合,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第四,以投资或并购的方式,整合国际大型酒业集团。当前,五粮液正在寻求与国际顶尖酒业企业开展品牌、业务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从而力求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定位,提升中国白酒以及五粮液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以文化为媒,向全球弘扬和传播中国白酒文化,提升中国白酒的影响力。文化没有国界,白酒“走出去”文化要先行。白酒国际化,要与中国文化、中国餐饮文化、中国酒文化携手前行。
五粮液正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和弘扬中国白酒文化的力度,仅2017年以来,五粮液在捷克、哈萨克斯坦、以色列、希腊等多个国家开展了文化与经贸交流活动。
“五粮液将积极助推中国白酒迈向世界,不断加速与世界酒业的融合,不断扩大全球“朋友圈”。”五粮液集团负责人说。
白酒国际化面临三大难题,五粮液将借势“一带一路”
两会期间,李曙光在采访中表示:今年两会期间,我重点关注了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的建议。总的来讲,中国白酒“走出去”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技术标准问题。白酒是中国独有的烈性酒品种,技术体系一直局限在中国国内,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这始终制约着中国白酒真正的国际化。
二是政策法律问题。各国对烈性酒管理的政策法律差别很大,把中国白酒归类于不同品类的酒精饮料,执行不同的进口检验标准,与其它酒类的关税也大不相同,这导致中国白酒的出口成本较高,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文化融合问题。酒类是文化属性很强的商品,文化差异使得国外的主流消费群体对中国白酒不易认知和接受。与此同时,中国白酒和白酒文化在国际化表达和传播上亟待由中国思维、中国语言向国际思维、国际语言转变,要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来讲好中国白酒的文化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