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河南人
·首个“凤香型酒城”项目启动,传
·谱写时代华章,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劲牌:16载“阳光”护佑求学梦(
·青花汾酒30·复兴版 重新定义高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
·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系列活
·红色遵义·神秘酱香——2020中国
·劲牌毛铺年份匠荞在汉发布
最热文章
·于谦出白酒 众筹99元/瓶起-375ml
·茅台商城官方放货实行可预约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今世缘推出新品“国缘V9”,价格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要出白酒
·中金再挺茅台五粮液:10年营收利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旗帜广告位
从杏花村出发,6000年“从未停下”的汾酒又要“行走”了
2018-07-05 20:04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近日,随着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出售敏感产品,中国科技的“芯病”被曝光。一纸禁令几乎将市值千亿的中兴“一剑封喉”,让国人看到了芯片领域缺乏“核心”的巨大危害。

对于白酒行业来讲,尽管具有难以比拟的文化底蕴,大可不必担忧“芯病”,但摆在面前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把自己的文化传递给消费者。对此,山西汾酒正在以“行走的力量”探索在文化的传播、消费者的互动沟通方面的突破。

据了解,4月24日,汾酒将在杏花村启动“根在杏花村 源远且流长”——“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通过组织参观杏花村汾酒老作坊、汾酒圣火传递等活动,让历经6000余年的汾酒文化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播。

届时,圣火将由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亲自点燃并启动传递。随后,巡展将在全国多个省市举行,互动内容将更加丰富,而首站便将选择历史上曾与山西“一山之隔”的山东。


当芯片“核心”被美国握在手中,白酒的“核心”又是什么?

为什么汾酒要在这个时候举行文化大巡展?

回到中兴通讯的遭遇,有关中国芯片行业“生死存亡”的讨论正在展开,很多人才发现现实竟然如此残酷:“中国集成电路和和国际主流水平的差距几乎全方位的,几乎所有的设备、材料都依赖进口,FPGA、存储器全部进口,而中国能做的产品也落后很多。”

那么属于白酒的“核心”是什么?无疑正是独特的白酒文化。

中国文化复兴促进会首席副会长、香港一带一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著名文化学者王静就表示,中国白酒实际上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白酒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仰韶时期开始,与中华文明如影随形,绵延不绝。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杏花村汾酒老作坊

作为白酒文化的代表,汾酒拥有6000年酿造史、1500年名酒史、800年蒸馏史和300年品牌史,背后折射的是华夏文明、黄河文明、晋商文化。正是对于文化的高度重视,早在数年前思考汾酒发展问题的时,李秋喜将汾酒的优势总结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高度概括一句话就是:汾酒,中国酒魂。

正是中国酒魂理论体系的指引,让汾酒在过去数年时间,在资产规模、经济效益、生产装备、科研技术、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必须要指出的是,文化不仅仅是躺在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行走的力量”,只有在传承和流传中才能形成影响力。所以,酒文化在过去数千年的时间中,一直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新的发展,并且形成影响力。

6000年一路走来

汾酒为何“从未停下”?

从历史来看,汾酒似乎“从未停下”,“行走”成为汾酒的一种精神。

技艺和品质都是白酒文化的一部分。从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到之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一直到现在的几千年里,杏花村一带的酿酒传统,一直都没有间断,一代又一代汾酒人以传承匠心、匠艺,守住了“汾清”的魅力。

不仅没有中断,汾酒沿承下来的酒文化、技艺,经由晋商也在全国开枝散叶,先将酿酒工艺带到了陕西,后来流传到四川,逐渐兴起。据记载,200年前来自山西的晋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想念家乡的汾酒,但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无法携带汾酒,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孵化出了别具一格的黔酒。

墙内开花,墙外也要香,汾酒还跟随晋商的脚步传播到了国外,从日韩清酒历史追溯到大英博物馆的“汾州羊羔酒”陈列,也可以看出汾酒在海外的巨大影响力。历史上,北赴俄罗斯经商的晋商,为了方便喝上好酒,便带了汾酒的酿造师傅去俄罗斯酿酒,这也是后来备受关注的“汾特佳”的由来。

站在国企改革试点的新时代,除了在经营层面的“汾酒速速”、“汾酒加速度”,汾酒在文化和品牌层面“行走”也在不断加速,先后在2017欧亚经济论坛、中联部专题宣介会等国际级、国家级平台上进行品牌的立体展示,展现中国白酒的风采。


走向国际的同时,2017年《中国汾酒史》的出版,以及“朗读者”、“我想读给你听”、“一五一十说汾酒”等文化层次较高的品牌传播动作,向消费者介绍了汾酒,高规格提升了消费者对汾酒品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正是不断的“行走”,让汾酒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尤其是体系化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打造以及性格力、精神力方面的推广,让汾酒能够“永葆青春”,融入时代生活。

汾酒要走到消费者“面前”

驻留消费者的心尖、舌尖

6000年历史沉淀,白酒以品质和历史感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厚重,虽历经市场涤荡洗礼,但难免过于厚重,“居庙堂之高”远离消费者,大大影响了文化的生命力。

对比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等酒种,白酒在文化与消费者沟通层面已经落后,尤其是在赢得新生代消费者认同方面。这对白酒文化传播提出了一个挑战:要在文化的传播、消费者的互动沟通方面如何突破?

基于此,一线白酒企业开始以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式演绎品牌和文化:泸州老窖的“国际诗词文化大会”、五粮液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洋河“开放核心酿酒区”,泸州老窖和水井坊先后走进“太庙”,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不断行走的汾酒同样在寻求品牌文化“融入”消费者的“骨髓”:年度封藏大典邀请网红进行现场直播、“测测你骨子里的中国Style”活动H5、线下“暖心回家路”公益活动、“骨子里的中国心、中国年、中国香、中国味、中国人”等系列互动的举办,让汾酒文化成为“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生活必需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超药品”的保健酒未来如何发展?劲酒吴少勋这样说
下一篇:问鼎国际大赛,白酒国际化“统考”,剑南春为什么是“优等生”?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师班巡展来了,葡萄酒大师朱利安主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
产区溯源,“双循环”落地白酒产业关键
产区溯源,“双循环
“双循环”为东北酒带来发展契机
“双循环”为东北酒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共商川酒发展大计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