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剑出土位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中新网西安3月18日电(记者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透露,为配合交通建设,考古人员在该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南发掘清理古墓葬56座。其中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49座,属于秦咸阳都城时期平民墓葬。出土遗物260余件,包括保存完整的铜剑,及铜壶中保留的近乳白色透明液体。考古人员在一座秦人墓葬中发掘出土了保存完整的铜剑一柄,通长60厘米。属于传统的“周式”长剑,一体连铸,束腰及八面体的剑身有很强的杀伤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介绍,秦人铸造铜剑,金属成分多为铜、锡及少量的铅、铁,属于古代文献记载的“大刃之剂”的配方。锡过多容易折断,过少硬度不够。合金原料要充分融合,达到相融以沫的程度才能铸造出一柄良剑。由于铜剑有“一寸长一寸强”的特点,增加长度而不折也成为长剑铸造的难点。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