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含章,宣统元年(1908年)2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张舍镇,他的名字“含章”二字,取自《易经》坤卦第三爻的“爻辞”,而秦老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所作的贡献赋予了“含章”二字新的涵义。
在秦老百年寿诞之际,中国酒业协会王延才理事长在祝酒辞中说:“秦含章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是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和工业发酵与酿造技术的拓荒者和学术带头人,先生为推动我国酿酒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被誉为‘酒界泰斗’。”
1927年,秦含章先生考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1931年参加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选拔,以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出国留学资格。1935年,先生获比利时圣布律农学院工学候补博士学位,后入柏林大学发酵学院进修。通晓五国文字、才华横溢的秦含章先生本可在国外过上优越的生活,然而,却毅然归国投身祖国建设之中。
1936年,先生回国后,分别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任教,并把农业微生物、土壤化学、发酵工程等西方科学理论带回中国,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基础人才。先生与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是多年的老同事,与国学大师钱穆曾一起在江南大学任教,与国画大师傅抱石也是莫逆之交。
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秦含章奉命调京,先后出任中央政府新成立的中央食品工业部、中央轻工业部参事。1955年,轻工部在北京成立第一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秦含章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先生先后当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中国食品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名誉所长。
先生为我国酒业的科研、生产、发展奋斗了80载,撰写的科研成果、报告、论文、著作以及与他人合写的书籍共40余部,合计6000多万字,由先生主持创办的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发酵专业已成为中国酿酒技术人才的摇篮,可谓桃李满天下。
心系浓香鼻祖
2018年3月31日,记者有幸随同公司董事长刘淼、公司副总经理张宿义等领导一起拜望这位111岁的酒界泰斗。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