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啤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巨头齐聚资本市场,在高端市场玩
·金星啤酒郑州高档市场深度营销策
·肖德润:啤酒分会以服务促发展
·国潮再起,青岛啤酒1903国潮罐焕
·重庆啤酒市场格局难撼动
推荐文章
·这瓶高格调的“琥珀金”,青岛啤
·华晨宇、免饮、冠名、进社区……
·越来越淡的精酿啤酒是否穿上了新
·2012年度甘肃纳税百强:雪花黄河
·青岛啤酒年产20万吨麦芽生产基地
最热文章
·百威成世界杯官方赞助商
·2016上海国际精酿啤酒节成功引爆
·酿酒业是否真是“一斤酒、三斤粮
· “禁酒令”未必是坏事
·2012年广东啤酒企业产量排行榜
·百威英博收购南昌啤酒
· 小众精酿啤酒收割大众市场红利-
·青岛啤酒年产20万吨麦芽生产基地
·深圳市葡萄酒行业协会“放心酒
· 小瓶酒破局大市场?
旗帜广告位
孙明波的“供给侧”转型观
2018-03-15 12:34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国人在海外高涨的消费热情正与国内有效供给不足形成一热一冷的鲜明对比。

  在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刷出”了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与过往不同的是,“质量好、品牌好、设计好、高性价比”的日用品替代“马桶盖、电饭煲、奢侈品”等耐用品成为热购的“尖货”。透过这份散发着“浓浓生活味”的海外“爆买清单”,以及快速发展的“海外代购”与“跨境电商”,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消费升级时代,中国中低端过剩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捉襟见肘”,凸显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转型的良策”,也是满足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惠民红包”。

  面对这种新的需求变化,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提交了《关于提高供给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他认为:“供给侧改革‘质’在必得。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扩大增加中高端供给的‘加减法’,将保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系统发力,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对路’供给引导消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对路’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才能为可持续健康发展赢得‘出路’。”

供给“对路”方有“出路”

  有消费者表示,不管红海蓝海,能让消费者淘到宝的就是好海;也有人将2015年称为跨境电商元年,虽然“跨境电商”尚未大面积盈利,但依然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些商机背后折射的是“消费者需求升级”。

  “因此供给侧改革虽然‘着力点’在供给端,但‘着眼点’应该在需求端。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和归宿,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源泉和动力。一定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站在全球的角度上,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供给。只要供给‘对路’,就会有‘出路’。”孙明波代表表示。

  如何满足“消费升级”时代的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界代表,孙明波代表给予“‘质’在必得”的回答,他认为这个“质”的内涵就是满足和引领消费者持续提升且永无止境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王哲是位啤酒爱好者,过去,去世界各地酒吧喝几杯国内喝不到的“非主流”啤酒是他旅行中的“小确幸”。但近几年来他发现,这种“非主流的啤酒”在自己身边已经越来越容易实现。“黑啤”、“白啤”、IPA……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自己身边;而且喝啤酒的形态也悄然发生变化:从聚会“拼酒”到“品酒”;从单一的餐厅消费到家中常备或酒吧小酌……大家越来越注重啤酒在日常生活中留给舌尖的独特记忆和精神愉悦。

  持续满足引领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求”就是供给端要实现的“质”。在从事啤酒行业三十余年的孙明波代表看来:“啤酒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产品,能取悦人的酒就是好酒。”面对转型中的中国制造,就是要实现供给端对消费端“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双统一、双满足、双提升。要想实现这种双统一、双满足、双提升,各行业要从“科学加艺术、传承加创新”两个方面着手,为消费端制造“惊喜”。企业只要供给“对路”,就会有发展“出路”。

  《华夏酒报》记者注意到,近两年,青岛啤酒在助推“青岛啤酒主品牌+全国性第二品牌崂山啤酒+汉斯、山水、银麦等区域品牌”的“1+1+N”品牌战略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尝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从专注女性的炫奇果味啤酒到经典1903的上市,鸿运当头、世界杯足球罐、奥古特、逸品纯生、青岛啤酒原浆……令人目不暇接的经典创新产品,让青岛啤酒家族也越发“人丁兴旺”。

  记者在青岛啤酒厂看到,青岛啤酒已经开始向“高、精、特、新”转型,并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小瓶化、多频次、多品种”的生产模式。孙明波表示,这都是因消费者而变的具体体现。

新供给:发力“科学加艺术”的中国造

  2016年春节,一位消费者在微信中留言:“喝到了鸿运当头猴年纪念版的青岛啤酒,口感醇厚浓郁,猴年设计元素加上铝瓶质感,喝完有收藏的冲动,必须赞一个!啥时候中国造的产品都能从商品升级为艺术品,那会儿供给侧改革也就已经达成。”

  面对消费者的鼓励与认同,作为供给端的企业深知,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求永无止境,用“科学加艺术”的态度打造“好产品中国造”,是青岛啤酒110多年来赢得全球消费者舌尖选择的原因之一,也是未来持续创造新供给的关键。

  孙明波代表指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在于使用价值,但仅立足于满足基本属性的商品一定过剩。新供给要追求“产品与消费者精神的对话,给消费者带来愉悦感的产品是好产品,而这种愉悦感不仅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颜值”就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整体外在感受,它包括品牌认知、包装设计、销售渠道、消费氛围、服务便捷化、性价比等;而“气质”则更多的是产品的内在品质及其独特性。

  在一个消费者既追求“颜值”,更看重“气质”的消费升级时代,新供给发力“科学加艺术”的中国造是必由之路。对啤酒行业而言,不仅要把啤酒看作商品,更要看作是艺术品。啤酒酿造在多数人眼中是严谨、理性、有规律、有指标的,但是这在青岛啤酒看来只是基础质量指标,这可以保证产品是合格的、放心的,但不被视为有生命的、有差异化的;啤酒酿造艺术则追求产品是有生命、有特色、有个性、有记忆的;青啤酿酒师追求的是身心与作品融为一体,而不仅仅是唯理性指标为上,只有这样的产品最终带给消费端的体验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创造价值的。提供中高端产品,不仅是企业在新供给下的新机遇和新作为,也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保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华润雪花的吨酒利润与被颠覆的中国啤酒行业
下一篇:2012年度甘肃纳税百强:雪花黄河青啤上榜
这瓶高格调的“琥珀金”,青岛啤酒百年之旅为何能成为
这瓶高格调的“琥珀
国潮再起,青岛啤酒1903国潮罐焕新升级,今晚8点,汪
国潮再起,青岛啤酒
重庆啤酒市场格局难撼动
重庆啤酒市场格局难
从进口啤酒风口看酒业转型趋势
从进口啤酒风口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