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燕京啤酒(000729)公布了两份7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同一天,燕京方面对于两拨机构提出有关“引进战略投资者传闻”的问题,给出的回答却有点意思。
首先,是7月7日上午燕京啤酒董事会秘书徐月香接待施罗德基金和中金公司方面的代表。
在回答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传闻时,根据记录表的记载,燕京方面是这样说的:市场上传闻很多,但作为燕京来讲,目前没有和任何企业合并的计划和想法。目前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当时间来到当天下午,上述接待人员会见景林资产和中金公司时,在谈及同一个话题时,回答则是这样的:公司不排斥任何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认同公司发展愿景的投资者,对于是否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会从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会为引进而引进。
翻查历史资料,彭博社曾经在2015年就报道,国内三大啤酒集团中唯一一家未有引入外资资本的啤酒企业、目前主要是国有控股的燕京啤酒计划向海外投资者出售20%股权,但是有关说法其后遭到该公司强硬回复“纯属谣言,与事实不符”、“在未来三个月内不存在向境外啤酒巨头出售股权的事项”。
早在2014年,新华网就曾经刊登过一篇时任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的报道,指面对媒体眼中的燕京啤酒“内不联营、外不合资”一说,李福成指“我们其实并没有拒绝合资,还积极接触过一些企业”。李福成当时回忆,只不过在沟通过程中,一些大型外资品牌要么根本不平等对待民族企业、要么张口就是“吃掉你”。
随着中国啤酒行业连续3年年产量同比下降,燕京啤酒从2014年以来也连续三年营收下滑,去年的净利润更是创下近十年最低,两年之间,燕京啤酒净利润跌幅高达75.2%。
5月27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指李福成、王启林请求不再作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70后新帅赵晓东接棒。
“我们认为,在公司第七届董事会任期内,由年轻化管理层主导的市场化几只有望提速且日趋完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国金证券的行业分析师认为,管理团队的年轻化有望带来“更加积极的改变”。
在上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机构对于换届后公司战略发展思路也显得很有兴趣。对此,燕京啤酒方面提出四点,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仍是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市场化的原则去进行企业的运行,同时要实现产品升级、对一些重点市场采取针对性措施和调整公司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
此外,燕京啤酒在7月6日时表示,对个别不再有存在价值的企业,经过权衡之后,可能会与地方政府协商后关厂,使公司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又会通过丰富用工模式、机械代替人工、岗位定员等方式实现减员。
目前,燕京啤酒共有啤酒生产基地40余个。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