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重走丝绸之路”小组到达甘肃省会城市兰州,团队首先在著名的兰州地标建筑、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黄河铁桥上合影留念。晚间,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局长、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浦、莫高股份总经理杜广真等一行人为“重走丝绸之路”团长、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副团长、国家一级品酒师、著名葡萄酒专家张春娅等接风。
陈浦向郭松泉、张春娅赠送“功德无量”亲笔书法,以表达对两位葡萄酒专家贡献行业的敬意,同时向2016“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之“重走丝绸之路”活动方,赠送手写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书法作品。陈浦对BRWSC“重走丝绸之路”给出高度肯定,称其将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联合发展。
11日上午,“重走丝绸之路”首先来到丝路要冲和重镇、河西走廊门户、中国葡萄酒城武威市。武威古称“凉州”,是我国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重要发祥地。当地葡萄酒业发展始于西汉,兴于盛唐,唐朝诗人王翰《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便是武威葡萄酒文明繁荣的历史佐证。
作为河西走廊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产区,武威地区酿酒葡萄的大规模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以黄羊河农场大面积种植葡萄、酿造莫高葡萄酒为标志,武威葡萄酒开启了一段复苏振兴的历史时期。如今,武威已成为我国酿造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约占全国酿造葡萄种植总面积的10%。
近年来,因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等活动在武威举办,武威产区广受业内外关注。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武威的酿酒葡萄种植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了以葡萄酒产业为主、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液体经济”。
在武威产区及其下辖县民勤,郭松泉、张春娅和北京市房山区葡萄种植及葡萄酒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助理孟令奎和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赫峥等带领“重走丝绸之路”小组共走访六家当地葡萄酒庄,分别为威龙、莫高、北冰红、三十八度酒庄、夏博兰苗木繁殖基地和腾霖紫玉,共同探秘河西走廊产区的秘密。
在莫高酒庄,酒庄副总经理王润平、总工程师牛育林等一行人接待了“重走丝绸之路”团队。郭松泉向莫高酒庄赠送了“重走丝绸之路”的纪念版锦旗,孟令奎则代表2016“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执委会赠送了明朝书画家董其昌书写的“宝藏”拓本,并对其阐述活动举行的情况,王润平等人表示认可。
王润平向郭松泉等人介绍了莫高酒庄发展历史和文化,1983年,原黄羊河葡萄酒厂在武威黄羊河农场开始建设葡萄园,发展到今天,莫高酒庄已是上市公司,成为中国著名的葡萄酒企业和品牌。近年来,莫高公司还通过定位高端葡萄酒市场,开发出了干红、干白、加本侬、甜型酒、特种酒、冰酒、白兰地等七大系列200多个产品,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支黑比诺干红。在武威的黄洋河农场,重走丝绸之路小组还参观了苏联时期引进来、至今中国保存最大片的酿酒葡萄品种白羽。
北冰红酒庄地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民勤县,酒庄现在正在建设中,总投资0.99亿元,主要建设200亩的高档葡萄种植园和200亩的高标准葡萄示范基地。“重走丝绸之路”小组品尝了酒庄总工程师冯晓辉试酿的赤霞珠和威代尔酿酒葡萄品种,对之评价颇高。
三十八度葡萄酒庄东靠腾格里沙漠,西依亚洲第一大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酒庄定位于打造中国中高端葡萄酒庄,酿造中国的高端酒庄酒,建设风格采用意大利托斯卡那风格,未来将进行集榨汁、酿造、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酒庄的葡萄园有很大的差异性,一路之隔竟然类型不同,产品特色化明显。
郭松泉对三十八度酒庄和其总经理张瑞明评价很好,他认为酒庄从种植、酿酒再到管理都体现出了认真细腻,与他们交流充满着相互探索的学习乐趣,“人的成功大部分取决于他的为人,而不是步步紧逼的逐利,武威民勤的张瑞明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