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河南人
·首个“凤香型酒城”项目启动,传
·谱写时代华章,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劲牌:16载“阳光”护佑求学梦(
·青花汾酒30·复兴版 重新定义高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
·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系列活
·红色遵义·神秘酱香——2020中国
·劲牌毛铺年份匠荞在汉发布
最热文章
·于谦出白酒 众筹99元/瓶起-375ml
·茅台商城官方放货实行可预约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今世缘推出新品“国缘V9”,价格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要出白酒
·中金再挺茅台五粮液:10年营收利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旗帜广告位
白酒业滑坡多种因素使其“雪上加霜”
2013-01-25 08:3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又是一年中白酒销售的旺季。


  每年春节前后,中国人都要喝掉世界上最多的白酒。对于白酒品牌商们,这个阶段的市场庞大却短暂,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搏,因而不容有失。


  对于两个月前出现的塑化剂事件,从酒企、酒业协会到质检部门,早已联合作出了最积极的回应,“已尽量将其影响降到最低”。因而,这场塑化剂风波中的主角,如茅台、五粮液、酒鬼酒等,如今仍在白酒市场中唱着主角。


  只是,虽然没有问责,但市场还是给出了回应。受到塑化剂事件、限制“三公”消费政策、新交通法规的影响,国内白酒销量整体下滑。


  销量下滑背后的复杂困境,从茅台身上可见一斑。在过去的40多天里,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可能是这个行业里最忙碌的人,先是前所未有地邀请各界重头人物助阵召开媒体见面会,试图澄清“塑化剂疑云”;而后因持有《消费日报》“记者证”,被质问是否“自己采访自己”,后记者证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责令注销;近日,则因针对经销商的一纸限价令,违反了国家《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遭到国家发改委的调查。


  这一切,反映出了茅台的混乱,也反映出了当下白酒行业的混乱。


  塑化剂风波


  2012年11月19日,某网媒刊文《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报道称送检结果显示,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为1.08mg/kg。


  这篇报道刊出两小时后,深圳证券交易所即发公告:“因媒体报道了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尚未披露的信息,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2.4条的规定,经公司申请,本所将于2012年11月19日开市起对公司股票进行临时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在酒鬼酒处于停牌之时,白酒板块开盘后即全线大跌,一个交易日内,两市白酒股总市值共蒸发328亿元。


  塑化剂事件瞬间便在白酒行业内蔓延开来。


  而在此时,一份中国酒业协会关于塑化剂的内部文件开始浮出水面。这份文件称,“早在2011年6月起,酒业协会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有媒体惊呼:酒协在2011年6月便知道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的情况,却隐瞒了17个月之久。


  至此,一边是中酒协对文件被错误解读的愤怒,一边是白酒行业股市被做空的猜疑,一边却是白酒送检潮的出现。


  2012年11月29日,自称是茅台投资者的“水晶皇”在雪球网表示,在香港的茅台专卖店购买了一瓶200毫升的53度飞天茅台,送至香港一家化验中心去检测,12月9日晚间,“水晶皇”公布检测结果,送检茅台的塑化剂DEHP残留量为3.3mg/L。


  2012年12月13日,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某网站上发布了11份白酒的塑化剂检测报告,其中有,茅台汉酱51度DBP含量6.37mg/L,几乎是标准的20倍;五粮液52度、52度五粮液1618、洋河52度梦之蓝的DBP含量也都超过3mg/L。


  另一边,茅台、五粮液等均将自身出产的白酒送往权威机构检测,以出具检测报告,证明自身清白。


  但至此,某些白酒中含有超标的“比三聚氰胺毒性还要强20倍”的塑化剂已成事件,对白酒行业形成了致命一击。甚至有专家称,“白酒中的塑化剂为人为添加,目的是为增强白酒口感与调制年份酒。”


  “毒酒”问责缺失


  当塑化剂事件持续发酵时,茅台的应对无疑是最为积极的。因为对于已经到来的销售旺季,每拖延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


  此时,茅台集团迅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手笔公关,包括停牌、送检自证清白,召开投资者会议、注资增持,并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邀请重头人物参与召开新闻发布会。而这一切确实起了不错的成效。2012年12月12日的媒体见面会之后,茅台股价即大涨4.72%,站在200元上方。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为关心的却是关于塑化剂的实情。许多媒体质问:为什么没有国家质检部门的介入,为什么没有问责,为什么没有相关产品的召回?


  其实,早在2012年11月下旬,国家质检总局便组织了对白酒当中塑化剂的风险监测,并通过央视发声。国家质检总局认为:2011年台湾发生塑化剂污染事件后,卫生部依据《食品卫生法》在2011年发布了511号文件,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列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设定了塑化剂在食品与食品添加剂中的临时限量,目的是排查在食品中人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类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


  也就是说,在食品卫生的国标中,并没有对酒类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处理无据,因此就“没有问责也没有召回”。


  所以,酒鬼酒仅仅道歉,而不需要召回相关塑化剂超标的“毒酒”,并称“不存在超标问题,公众可放心饮用”。


  这一点同样成为茅台的辩解依据。


  在2012年12月12日的茅台媒体见面会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为茅台助言,“塑化剂超标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很糊涂的概念,国家卫生部在去年发布的511号文件对塑化剂当中三种物质给出了一个临时限量,这个限量是用于排查人为地向食品中添加塑化剂的一个限量值,而不是食品中检出值……我同意刚才袁仁国董事长的观点,食品中的塑化剂不是一个问题,是制造出来的问题。”


  袁仁国则说:“白酒的塑化剂本来不是问题,是有人想利用大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切的心理,把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利用和放大为食品安全问题,制造公众恐慌,打击中国的白酒行业,损害投资者利益,从中牟利。”


  其时,现场有一位人士反问:“难道没有国标的限量标准,难道有机构借这个事件做空白酒股,塑化剂就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而对于茅台、五粮液及酒鬼酒中塑化剂“毒”酒的流向,一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分析称:“如果塑化剂是人为添加的,或者如国家质检总局的说法,塑化剂是生产过程中迁移进去的,那么应当是普遍存在的,就是说,哪一瓶酒都有可能含有超标的塑化剂。塑化剂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所以,酒的度数越高,塑化剂超标越严重。”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白酒企业狂赌春节市场烧钱广告地毯式轰炸
下一篇:市民保健意识增强年末保健酒受热捧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师班巡展来了,葡萄酒大师朱利安主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
产区溯源,“双循环”落地白酒产业关键
产区溯源,“双循环
“双循环”为东北酒带来发展契机
“双循环”为东北酒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共商川酒发展大计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