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雪花,这些之前在河南市场少见的品牌,今年成为了主流;过去一直相伴的老朋友——奥克、月山、蓝牌等,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资本大潮的洗礼下,啤酒行业的整合是大势所趋。豫啤走出“价格战”后,啤酒巨头们“鏖战”河南市场,打出一系列的组合拳,将大多数河南本土啤酒品牌纳入麾下,只剩下金星啤酒这棵河南造的“独苗”,与外来强势品牌分庭抗礼。
今年,恰恰是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30华诞。三十而立的金星啤酒改制工作正式纳入议程,今年年底就会引入新的资本力量,以推动金星啤酒实现新跨越。在大变革的时代下,金星啤酒该如何守好河南这方沃土?而啤酒巨头们策马扬鞭,豫啤市场将呈现怎样的新格局?
啤酒巨头大手笔落子河南
金星啤酒改制“反攻”
益的非常举动。
张铁山认为,金星是在竞争中长大的,多年来“独资建厂、自我复制、小步快跑”的扩张模式取得了成功,但在目前资本整合的大趋势下,必须要吸取国外啤酒巨头先进的管理经验,找到新的发展路径。而在战略投资者确定后,明年将更进一步加大市场投入,全面展开大进攻战略。
变局中求变创新
在今夏的啤酒大战中,在一些高端酒店和场所,青岛啤酒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哈尔滨啤酒直接展开了与金星啤酒的渠道对攻,在很多啤酒销量较大的大排档中崭露头角,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哈尔滨啤酒多采用包场的形式,通过促销员的推广和形象展示、啤酒大棚等,使消费者置身于哈尔滨啤酒浓厚的氛围中。金星啤酒依旧掌控着河南的很多终端渠道,尤其在郑州市场资源优势相当明显。雪花啤酒多是依靠价格优势,通过低价首先获得消费者的认知,目前奥克和雪花两个品牌在郑州市场都可以看到,销量也十分可观。燕京啤酒曾经通过参加郑州糖酒会来扩展渠道和经销商数量,但目前还主要集中于焦作市场,郑州市场鲜有表现。
面对目前的这种市场局面,我们已经能够嗅出啤酒巨头们在变革年中的着力点。金星啤酒仍在牢牢抓住经销商和渠道资源,通过“小区域、精英化”来运作,提高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保持经销商队伍的稳定。华润雪花多采用大经销商制,每个经销商一夏的销售量都在几千万千升,通过经销商的力量来主导市场。哈尔滨啤酒的运作还是集中在核心门店,通过核心门店带动商超和名烟名酒店渠道的上量,目前易拉罐产品在商超渠道销量可观。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