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果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四川将成立省级果露酒产业发展研
·北川玉米酒 醇香飘向大山外
·湖北龙泉镇大手笔打造桔乡酒城
·二人转和东北酒的市场营销(1)
·溯源品质酿好酒,抱团发展谋未来
推荐文章
·特殊时刻,竹叶青再出征!
·“欢伯奖”保健酒2017年度最佳产
·正反两种思路,保健酒的婚宴拓展
·湖北欲打造保健酒研发生产基地
·劲牌:用制药的标准酿酒(图)
最热文章
· 浅谈白酒G·R官荣评分
· 尼尔森 大数据下的酒业趋势-
· 徐明贵辞去海南椰岛独立董事
· 体验营销,保健酒制胜的利器
· 刘敏出任浏阳河总经理
·高度果酒,“烈焰”燃情进行时
· 会稽山上市,黄酒资本市场酒劲
· 文化复兴之光耀亮酒业未来
· 红包为什么这样“红”
·总投资12亿元的蓝莓酒项目落户漳
旗帜广告位
奶酒产业掘金“富矿带”
2012-08-30 22:0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国内几家知名奶酒生产企业的表现十分抢眼,其推出的包装各异、口味独特的奶酒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日前,《华夏酒报》记者通过专访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百吉纳奶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敬泽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奶酒市场正在不断升温,消费者尤其钟爱营养丰富、口感清爽的发酵型奶酒产品。吕敬泽认为,形成这种消费趋势,得益于《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的进一步落实,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的深入人心,行业不断走向良性发展等。

 

市场前景广阔

 

  10年前,南方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对中国传统的民族饮品——奶酒还很陌生;10年后的今天,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奶酒行业的骨干企业积极拓展市场,着力提升奶酒产业的市场地位,促使奶酒在江、浙、沪、闽、粤等地的消量节节攀升。虽然,奶酒产业的市场规模及品牌影响力还无法与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果露酒等相提并论。但是,有业内专家指出,奶酒堪称继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果露酒之后的“第六大酒种”。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市民介绍,真正的奶酒是蒙古族牧民用古老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工艺,将马奶发酵制作而成。资料记载,奶酒也是我国最早的酒种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奶酒一直沿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工艺,保存时间短,致使其无法适应现代消费市场的新需求。

 

     可喜的是,以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百吉纳奶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奶酒行业骨干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强化研发等方式,加快推动了奶酒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内蒙古奶酒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相继涌现出了几十家奶酒生产企业。

 

     据业内权威专家介绍,奶酒有发酵型奶酒与蒸馏型奶酒两种类型,生产原料必须采用乳或乳清,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再进行加工制作所得的产品才能称为真正的奶酒。蒸馏型奶酒是在发酵的基础上,再进行蒸馏,酒体为无色透明液体,酒体接近于白酒,营养成分在蒸馏过程中损失较大;而发酵型奶酒是传统意义上的奶酒,经过技术创新,有效实现工艺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口感,通过发酵酿制而成的酒体为浅金黄色透明液体,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呈现给消费者独特的产品风味。

 

     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随着消费者掌握奶酒知识的增多,其对发酵型奶酒也越来越偏爱。有关数据显示,发酵型奶酒在市场销售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反映了发酵型奶酒广阔的市场前景。

 

有规矩成方圆

 

     前几年,大大小小的厂商纷纷嗅到了奶酒产业的商机,一度掀起了奶酒生产的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奶酒生产工艺和材料的多样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市场上到处是奶酒,且价格差距悬殊,无序竞争不仅恶化了市场环境,也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成长。任何行业要规范发展,一定要有“标准”。2007年,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董事长张庆义在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提出《实现奶酒产业规范、健康发展》的议案,引起了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关注。有关部门多次派人到河套酒业调研并提出制定奶酒国家标准,以规范、引导、支持奶酒产业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据悉,作为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战略化发展重点项目的内蒙古百吉纳奶酒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立项,2004年成功研制出奶酒产品,2006年至今河套酒业集团公司又投资上亿元,按照GMP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国际标准规范,建成国内一流、年生产能力达5000千升的发酵奶酒生产车间。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3月30日,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对奶酒生产企业权威评价,确定了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百吉纳奶酒股份公司为奶酒国家标准起草的组长单位。为此,河套酒业集团专门成立了专项小组,拨付专项资金,全力以赴开展该项工作。

 

     之后,在国家质监局指导帮助下,百吉纳奶酒股份公司通过与各厂家及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标准草案,开展了大量细致工作,于2008年11月15日完成了奶酒国家标准的草案并提交专家组评审获得了通过,2009年4月14日获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依据 《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的解释,奶酒是“以动物乳、乳清或乳清粉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等工艺酿制而称的饮料酒”。随着奶酒国家标准的实施,国家对奶酒行业开始进行规范化管理,勾兑型奶酒不能称之为“奶酒”。

 

     至此, 《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的发布实施,确立了奶酒在酒类行业中的地位,将更好地指导、规范奶酒这一产业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整治市场乱象

 

     在奶酒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两年多后,奶酒市场上仍存在一些对行业发展极为不利的乱象,例如在奶酒国家标准中,规定奶酒必须采用鲜奶、乳清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蒸馏制得。但《华夏酒报》记者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奶酒主产区的内蒙古市场上,仍有部分“奶酒”的酒精度高达40度以上,且80%都是用奶精、酒精勾兑,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显然属于假奶酒范畴。

 

     “一些生产厂家无视奶酒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粗制滥造,或者利用消费者不成熟的甄别能力,采取打擦边球等不法手段,市场监管又无法全部监督,最终伤害了整个奶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专家说道。

 

     在《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实施一年以后,依然有些奶酒生产经营者制造的奶酒产品执行DB15/T339-2000地方标准,或企业自行制订的低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更有甚者,冒用国家标准号生产假奶酒;一些奶酒产品未按国家标准要求标明发酵型或蒸馏型;只标注了奶香型或乳香型,不符合《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个别“奶酒”产品是用牛奶与蒸馏酒或白酒配制所得,不符合《奶酒国家标准GB/T23546》。

 

     要实现奶酒持续、健康的市场推广和快速发展,在奶酒行业的生产技术、行业规范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都需要积极创新,确立、实施切实可行的发展举措,打破常规,有的放矢,才能让奶酒产业实现“涅槃”。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保健酒发展空间大竞争加剧
下一篇:中国保健酒市场为何还未成熟就已先衰?
四川将成立省级果露酒产业发展研究院
四川将成立省级果露
特殊时刻,竹叶青再出征!
特殊时刻,竹叶青再
北川玉米酒 醇香飘向大山外
北川玉米酒 醇香飘
溯源品质酿好酒,抱团发展谋未来——中国保健酒联盟启
溯源品质酿好酒,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