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售530万吨,雪花单品牌年销售量超过300万吨,中国销量第一,排名全球前列———这不是一个可以被人忽视的成就。
上世纪90年代,外有洋品牌啤酒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内有青岛等历史悠久的品牌的强势竞争,曾经被看作既无技术又无品牌,只有资金的华润雪花能迅速成长为中国市场的领先者,也许只能用奇迹来形容,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华润雪花啤酒迅速发展为中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巨头,秘密到底是什么?一个沿江沿海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一个蘑菇战略思想,一套管控能力极强的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我们容易熟悉的华润雪花啤酒成功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
然而品牌、营销、人力资源建设等等这些同样是华润雪花啤酒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宁愿相信华润雪花啤酒最大的成功是商业思想上的创新,“华润雪花啤酒模式”———是过去10多年啤酒世界里最大的发明,这套模式成功的区别于这个世界上已有的被大家熟悉和认可的欧洲和美国模式,在华润雪花啤酒足够强大时,这也许会转化为世界上第三条啤酒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啤酒模式”———如果你明白中国的啤酒企业是如何纷纷的效仿这套模式,就不会感到惊奇。尽管如此,华润雪花啤酒仍然只是把全国销量最大当作其战略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个小成就而已,尽管优秀的公司可以保证销售、利润等指标的稳定增长,但是正如那些卓越的公司才能够改变商业世界,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一样,我们看到的是,绝口不提宏伟目标的华润雪花啤酒正奔走在通往卓越的公司的道路上。
在全球的啤酒市场,巨大的洋啤酒仍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全球市场份额最大、增长最迅速的中国啤酒市场,有着独特的发展模式的华润雪花啤酒已经占据着领先的优势,逐鹿全球啤酒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我们不能对结果予以准确的猜测,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啤酒市场上,最有可能的是———诞生一家卓越的啤酒公司。
雪花啤酒独舞世界之巅
尽管还未触摸到全球啤酒销售巅峰的王冠,但是在全球消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啤酒巅峰市场,年销售530万吨———华润雪花啤酒已经成功地将企业名字铭刻在上面。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10多年里,华润雪花啤酒是这个市场最优美的舞蹈者之一,他们收获了销售,也播下了成功的商业模式,间接地输出了管理,直接提升了整个啤酒产业的竞争水平。
过去,华润雪花啤酒超越了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内啤酒公司,也成功越过了拥有强大资本和经验的外资啤酒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陷阱。
未来,我们看到华润雪花啤酒正在实施一项更为宏大的全国生产布局的战略计划,伴随着中国啤酒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相信,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这个巅峰市场的舞蹈将继续保持美丽的姿态。
解析中国啤酒之变
核心提示:在中国这个全球消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国内外的啤酒企业都纷纷采取积极的姿态参与这一市场,作为中国啤酒市场全线的参与者,华润雪花啤酒无疑是这个市场最重要的整合者之一。
过去的10多年是中国啤酒业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岁月,伴随着中国啤酒企业大规模的并购与外资轰轰烈烈的进出,中国的啤酒业正经历着最为深刻的变革。
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连续四年是全球啤酒消费量增长最快、也是全球啤酒消费量最大的市场,在整个世界啤酒格局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侯孝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均饮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水平还是比较低,但未来的趋势会比较好。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讲,中国市场在国外啤酒公司的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潜力股’的角色。”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啤酒市场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区域化非常严重、品牌相对分散,工厂数量非常多,集中度不够,竞争非常激烈,平均消费量低。
侯孝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过去10年中,中国啤酒行业经受了一个行业的集中度的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国内企业开始走出区域,走向全国。中国啤酒企业的扩张模式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收购、合资。随着收购和合资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收购资源的减少,扩张的方法就变成了新的方法,也就是第二种方法———建新厂。目前,中国啤酒企业中投资建新厂的越来越多,这是近两年出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现状。
同时除了华润雪花、青岛和燕京这些相对大品牌之外,更多的区域二线品牌或二线企业,年销售在100万吨左右的规模,这些企业也开始在逐步地走出去,突出的代表包括:重啤进入安徽、浙江、贵州,金威开始进入天津,开始参与到中国啤酒整合者的行列中去。
纵观过去的10多年,从开始扩张到成为行业的整合者,华润雪花啤酒对行业的集中度的提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