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蓬莱市葡萄酒局局长季兴典
5·1大假期间,蓬莱市葡萄酒局局长季兴典给葡萄酒局的工作人员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葡萄酒局工作人员都要为《蓬莱产区如何脱颖而出?》这一题目,写出每个人的感想和建议。季兴典说:“蓬莱葡萄酒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接下来如何发展是一个令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题目很宏大,这更需要我们这些与蓬莱葡萄酒业休戚相关的人去思考,去认真地实践。”
在接受记者的专访前,季兴典刚在济南参加完一次关于葡萄酒的行业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葡萄酒产区的利税、产能等与经济挂钩的内容,听了好一阵后,季兴典终于耐不住性子:“量扩张后,是不是还紧盯规模效应,这样的后果会不会形成空中楼阁?”
实质上,季兴典在蓬莱葡萄酒产区的未来发展方面有自己的想法:“要想打造好葡萄酒这一张名片,需要量上的扩张,但量的扩张同样不能忽视质的建设。蓬莱葡萄酒产业需要从以往的单纯追求规模、高产走向高品质的道路。”
用品质来背书蓬莱
《新食品》:蓬莱产区葡萄酒产量已经在国内领先,并不断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个时候,你提出要放缓速度扩张,是不是会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季兴典:蓬莱产区将来的发展目标就是打造国际一流的葡萄产区,要使蓬莱与优质葡萄酒划上等号,这要求我们不能只盯着规模的扩张,而是要在发展海岸葡萄酒的特色上下功夫。我们所提出的目标是“精耕细作,创造精品,将自然的区位优势变成酒的品质优势”。
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
《新食品》:看得出来,您对蓬莱葡萄酒业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实际上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蓬莱葡萄酒企业的领导人对于政府方面做强产区品牌的努力寄予厚望。
季兴典:做强蓬莱葡萄酒产区品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蓬莱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但还没有到可以骄傲的地步,这需要我们大家都保持清醒的忧患意识。
目前,蓬莱葡萄酒产业受到的威胁也很大;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原酒(大包装散酒)的进口商,国外400美元的酒对蓬莱葡萄酒产业势必会形成冲击。面临这种形式,我们更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做好自身特色的建设。
要把产区品牌做强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序统筹,这可能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堵,即堵住不规范的东西,让影响蓬莱葡萄酒形象、声誉的产品在市场上不出现;第二是疏,将企业往主流、规范的方向引领。
让更多人了解蓬莱
《新食品》:我注意到,您一直提到需要加强蓬莱产区的特色,目前国内葡萄酒行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蓬莱特色葡萄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季兴典:针对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同质化现象盛行的现象,蓬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做真正意义上的蓬莱葡萄酒。
当然这并不是说非要去追求一些葡萄酒品种的奇特,我们是从基地抓起,根据蓬莱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种植最适合生长的酿酒葡萄。目前,我们已将原有的扦插苗种植改为更符合国际主流趋势的嫁接苗方式。蓬莱被誉为世界7大葡萄酒海岸,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乃至亚洲的首要产区。为此,政府部门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今年在央视《让世界了解你》的栏目中,蓬莱和波尔多进行了一番对话,探讨葡萄酒产业的问题。我们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蓬莱,了解蓬莱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