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函,根据之前公开征求55种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意见的情况,并经组织专家审核,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向社会征求意见。
这38种食品添加剂功能繁多,令人格外关注的是,其中有17种为着色剂,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桔黄、黑加仑红等位列其中。于是有人担心,今后某些食品的颜色可能会变单调,比如冰激凌本是白色的,市场上的冰激凌五颜六色,都是着色剂打扮出来的。一方面,长期吃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对健康会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不用着色剂,食品卖相难看,甚至有可能抑制某些人的食欲。那么,要“粉妆玉琢”还是要“素面朝天”?
这里边其实体现了微妙的社会心理。假如在食不果腹的饥荒年代,吃饱是最高目标,食物既不丰富也不充足,谁还有心情去计较它好看不好看。如今温饱的生存问题解决了,首先“发展”的便是对食物本身的需求标准,要求色艳、香浓、味美。而在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这色香味的需求却是被欺骗性地“满足”着。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既然用添加剂这一法宝低成本就能够达到“高标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也不会受罚,“低量”添加变“大量”添加反正也无人管,于是,“粉妆玉琢”的食品便大行其道。这恰好满足了顾客要面子的心理,这样怪诞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不能不说社会病了。
要改变这恶习,要纠正这错误,首先在于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只有绝大多数消费者“觉醒”了,能够自觉抵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食品,用脚给那些添加剂打扮出来的光鲜食物投票,才能从源头上斩断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政府的责任同样是不可推卸的。
正是在这一点上,这次卫生部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意义非凡。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