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拉开高端白酒涨价序幕
贵州茅台前不久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贵州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3%。茅台上次上调出厂价是在2008年1月11日,平均幅度为20%。有关专家表示,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只是次要因素,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供求状况。其实,自今年8月1日白酒消费税上调之后,白酒行业曾掀起一轮涨价潮。五粮液、水井坊、沱牌等涨价5%-10%不等。
有关专家预测,在茅台酒提价之后其他高端白酒近期也将会跟进。目前已进入白酒消费旺季,考虑到白酒消费税调整、产品供求状况以及终端销售价格等因素,高端白酒普遍存在提价动力。此次茅台率先提价将拉开高端白酒涨价序幕。
市民青睐高端白酒
过节少不了饮酒助兴,酒给节前的江城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记者在各大超市看到,大批的老牌名酒纷纷挑战高端酒市场。品质战、价格战、广告战……白酒市场上演起一场场节前促销大战。
在一家超市白酒销售专柜,挤满了争相选购市民,不少人手里都提着2、3盒包装精美的白酒。“今年湖北几个牌子的白酒都推出了一些高端产品,过年了,不管是自己喝,还是给家里长辈提上两瓶表一表心意,都挺合适。”市民小张对记者说。在受访者中,不少人都和小张一样选购高端白酒过年。记者了解到,湖北除了原白云边、黄鹤楼等品牌继续大力推广高端白酒之外,一些原来目标群体为大众消费的品牌如枝江、稻花香等,也开始涉足中高端酒市场,加上一些传统的高端品牌如茅台、五粮液等,湖北的高端白酒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具有悠久历史的白酒产业,近年来一直呈现产销两旺的格局。目前,经济逐步恢复,高端白酒的消费市场重新活跃起来,且价格也越来越高。其原因是,高端白酒代表企业的产品形象、品牌定位和消费人群目标定位。争取高端消费群体,不仅企业利润高,也表示产品档次较高。“酒是陈的香”是白酒的特质,因此,高端白酒中的“年份酒”往往是白酒中的优质产品,虽然产量不大,但“年份酒”却代表着企业的历史、文化和品位。企业发展高端白酒更直接的原因是,白酒市场竞争很激烈,厂家往往用中低端产品占领市场份额,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高端白酒。
内心价值体验成卖点
湖北是白酒产消大省,近年来,湖北白酒企业不断扩张外省市场,通过对白酒产品的推陈出新,湖北白酒企业也正在积极向中高端白酒市场靠拢。目前,枝江、白云边、稻花香、黄鹤楼等规模企业占据了整个湖北白酒产能的70%左右。
白酒本身是一种文化产品,高档白酒则代表了一种文化品位。比如年份酒,黄鹤楼以良好的酒质、独特的包装、浓厚的文化内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选做新春馈赠亲友的礼物。像沱牌曲酒的高端白酒舍得酒,则为市民传递了一种哲理文化,舍得文化是中国5000年文明智慧的结晶,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要得必先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酒的需求不只仅满足于物质层面,市民的内心需求本身显得弥足重要。哪种酒文化能打动他,那么这种酒就更能占据市场。除了直接的口味体验,大家还在寻求内心的一种价值体验,这也是高端白酒赢得春节酒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链接
高端酒的不等式
◎文化酒≠高端酒
高端酒一定是文化酒,但是文化酒不一定能成就高端酒。高端白酒的文化色彩有其特定的“定义”,这不是任何文化色彩都能够满足和达到的。单靠酒文化,不能够成就高端白酒品牌,必须在丰富文化内涵、增值文化现实消费价值的同时,给文化找到更多的市场支撑点,使文化不再空洞无力,才能形成形神一体、两者统一的市场局面。
◎高价位≠高端酒
高价位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今天的高价位到了明天、明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可能变为中价位、低价位,在没有市场支撑点的情况下,盲目的制定高价位策略,就好像在无缆绳的情况下进行高空作业一样危险。高端酒只有成为高价值的酒,实现高价位同高价值的统一,才可成为真正的高端白酒品牌,才能在市场的发展中保持长期的价值价位优势。
◎高档包装≠高端酒
高档包装可以为高端酒本身增加一定的价值含量,使高端品牌如虎添翼。但是高档包装不能够决定产品的消费价值,包装的作用在高端白酒的价值影响因素中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单靠包装、“包装文化”的高端品牌一样不会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厄运。
◎品牌力≠市场力
根据品牌升空和市场陆地的现实市场关系,高端白酒的品牌力在向市场转化为市场力时如果没有市场落地的接应,损失将会很大,也起不到最终销售的良好目的,因此我们说品牌力也不能等于市场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